关于分会

山西:多措并举促贫困劳动力就业

  保就业就是保民生,稳就业就是促脱贫。日前,山西出台了产业就业6方面28条政策措施,通过增技赋能、稳岗拓岗、政策精准扶持,确保已脱贫户稳就业、易致贫户保就业。截至5月底,87.2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

  今年2月,山西实现贫困县全部脱贫。脱贫摘帽之后,山西还有2.16万剩余贫困人口、12.4万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

  如何确保这些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山西先后出台了产业就业6方面28条政策措施、一户一公岗政策、建立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贫困户增技赋能、就业脱贫。

  在增技赋能方面,山西引导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基地开展订单式、菜单式培训,对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易地搬迁户的劳动力、返乡农民工,优先落实免费职业培训和职业农民培训。

  其中,具备发展产业条件和有劳动能力的边缘易致贫户,对其申请的扶贫小额信贷,享受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等的支持政策,施行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贴息等。

  参加与生产相关的经营技能培训、劳动技能培训及免费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取得证书的边缘易致贫户,享受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等的支持政策,普惠制职业技能培训每人每天补贴150元。扶贫企业、合作社、扶贫车间等生产经营主体优先吸纳监测对象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每人每月补贴300元。

  在稳岗拓岗方面,山西扶持“吕梁护工”、“天镇保姆”等劳务品牌,加强输出地服务。扩大公益岗位,财政投资的各类建设项目、生态工程等采用以工代赈,提高贫困劳动力吸纳率。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建设工程要拓展返乡农民工岗位。用好光伏扶贫收益,开发农村保洁、治安、护林、护路、护水等公益岗,落实“一户一公岗”托底安置政策。

  同时,山西将对农产品十大产业集群、省级龙头企业、旱作节水项目和省级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果业蔬菜产业园等带贫益贫项目优先资金扶持,确保光伏扶贫收益的80%用于贫困人口公益性岗位工资,加大产销衔接、金融扶贫和兜底保障力度,为带贫主体提供政策支撑。

  此前,山西开展了巩固脱贫成果的“十个清零行动”,每月逐村逐户了解农户收入支出、产业就业、就医就学等情况,并明确将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列为防返贫“监测对象”。不让贫困户返贫,山西形成了动态化监测预警、常态化增技赋能、精准化政策扶持的有效机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作物种质保存中心四楼416室    邮编:100081

鲁ICP备19043692号-1    版权所有:山东锄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华文传媒    联系电话:(0539)8322176